面对疫情,积极乐观的情绪、健康向上的心态,也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。疫情是大的形势,在这种情况下,要主动调整自己对待疫情的心态,减少无意义的指责、抱怨。
要保持理性平和,对疫情有科学认知,积极做好个人防护,不偏听偏信、不盲从跟风、不信谣传谣,坚定战胜疫情信心。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消极情绪,在这个特殊时期,一般人都会感到厌烦、担心、焦虑、无聊等,有这些情绪反应也是一种非正常情况下的正常反应,要认识到这种情绪本身的合理性,不要过度地去对抗它。
一、做好疫情期间的情绪管理
1.定制一个计划
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,特别是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。
2.上好每一节课
上好每节课,掌握好新技能等。
3.寻求一种支持
来自老师和同学的陪伴,是很重要的社会支持。如果有焦虑不舒服的心理,要找老师和同学诉说,必要时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。
4.坚持体育锻炼
坚持阳光运动一小时,保持身心愉悦。
二、做好个人防护
1.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
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,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。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(如打喷嚏后)应立即洗手。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。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,避免用手触摸眼睛、鼻或口。
2.增强体质、免疫力,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
增强体质和免疫力,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、作息规律,避免过度疲劳。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,每次20~30分钟。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,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。
3.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并且关注症状
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,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、流涕、发热等,应居家隔离休息,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诊。
4.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
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(流水)充分洗手。正确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:
①双手手心相互搓洗(双手合十搓五下);
②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(手心对手背,双手交叉相叠,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);
③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(手心相对十指交错,搓洗五下);
④指尖搓洗手心,左右手相同(指尖放于手心相互相互搓各洗搓五下);
⑤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,左右手相同各搓五下;
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,交换进行各搓五下。
5.哪些时候需要洗手
①传递文件前后;
②在咳嗽或打喷嚏后;
③在制备食品之前、期间和之后;
④吃饭前;
⑤上厕所后;
⑥手脏时;
⑦在接触他人后;
⑧接触过动物之后;
⑨外出回来后。
6.口罩怎么选
选择一:正常外出时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即可,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,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;
选择二:去医院看病或人群密集处可选用N95医用防护口罩,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,污染或是潮湿后立即更换。
7.正确使用口罩
①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,正面应该朝外,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。
②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,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,除此之外,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,不要戴反了。
③分清楚口罩的正面、反面、上端、下端后,将手洗干净,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。
④最后用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,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,然后向下拉伸口罩,使口罩不留有褶皱,覆盖住鼻子和嘴巴。